养老机构床位增长率连年走低 取消设立许可或致市场巨变

2025-01-25 01:30:04admin

摘要:据记者了解,养老2018年7月召开的机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床位场巨该消息一出,增长致市犹如向养老领域抛出了一枚“重磅炸弹”,率连立许引得整个养老圈震动,年走并纷纷额手称庆。消设

养老机构床位增长率连年走低    取消设立许可或致市场巨变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晓慧 北京报道

天下苦“设立许可”久矣,可或如今,养老经过近6年的机构等待,养老机构终将迎来“甜蜜的床位场巨时光”。

近日,增长致市广州、率连立许新疆、年走江西、消设大连、温州等地纷纷发布通知表示,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同时,鼓励境外投资者设立民办营利性、非营利性养老机构,社会资本进入养老市场只需在民政部门备案登记即可。

“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是2018年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时决定的,当年年底,全国人大决定修法,此后通过‘国家主席令’发布,今后,各地将全面实施。”2月20日,中国健康养老产业联盟秘书长、国内健康养老产业资深专家蒋洪卫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取消之前,社会力量创办养老机构要到很多部门办理多项前置手续,繁琐复杂,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养老市场的发展,取消许可是改革最有效的方式,可以让社会资本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养老,增加养老服务的供给,从而满足市场需求。

养老机构床位增长率连年走低

据记者了解,2018年7月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该消息一出,犹如向养老领域抛出了一枚“重磅炸弹”,引得整个养老圈震动,并纷纷额手称庆。

那么,此前的养老机构设立许可究竟是怎样的?设立许可之后,养老市场究竟发生了什么?

养老机构设立许可最早可追溯至2013年7月1日,民政部发布实施了《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办法》,其中第十二条规定:申请设立养老机构,应当向许可机关提交文件、资料,其中,不光包括设立申请书和申请人、拟任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资格证明文件,同时还包括建设单位的竣工验收合格证明,卫生防疫、环境保护部门的验收报告或者审查意见,以及公安消防部门出具的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合格意见,或者消防备案凭证。除此之外,服务场所的自有产权证明或者房屋租赁合同等资料也是不可或缺。

而这些文件和资料,还仅仅是民政部的总体要求,具体到各地省份,当地还会强行“加戏”,使得准养老机构叫苦连天。同时,随着老龄化的加速,民众对养老机构的需求越来越高,养老机构的设立速度已不能够满足需求的数量。

记者通过梳理民政部近年来的数据发现,近6年来,养老机构的床位增长率持续走低,具体来看,2013年的数据是18.9%,2014年是17%,2015年是16.4%,2016年是8.6%,2017年的这个数据为2%,而与2017年相比,2018年的养老机构床位数则又减少了13.5万张。

从该数据来看,一位养老领域的业内人士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养老床位数的增长速度,不仅远远低于GDP的增长速度,更是远低于服务业的增长速度。这些年,看似热热闹闹的养老服务业发展,反映到数据上,增长的实在是不多。”

除此之外,自2013年以来,养老机构的服务人数也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同时,养老服务机构的数量也没有明显增长,这些和我国老龄人口的快速增长形成反差。

变事前审批为事中事后监管

如果连养老服务的主体都没有了,那么,谁来提供养老服务呢?

“国务院多次发文力推养老服务机构的发展,但是,养老服务机构从数量上都看不到很大的改变,因为,门槛确实太高了。”上述业内人士表示,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让养老服务业的发展看到了希望。

民政部门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对激发养老服务业创业创新影响巨大,意义深远。不仅有利于促进更多社会力量投身于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有效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需求压力。同时,通过优胜劣汰的市场选择,有利于促进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整体提升。此外,也能逐渐培育养老消费市场,为形成养老产业知名品牌奠定基础。

不过,据记者了解,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并不意味着申办养老机构就是“零门槛”,而是将变事前审批为事中事后监管。比如,现在申办养老机构需要向民政部门备案,而且,原有的消防安全要件仍然会是行业监管的重要环节。

取消设立许可既是大势所趋,也是形势所需。目前的任务是既要保证社会力量“进得来”,推动养老服务业加快发展;还要保证养老机构“管得好”,解决好养老服务供给质量严重滞后的问题。同时,养老机构的监管将从重点监管民办机构转向全行业监管,从注重许可转向注重事中事后全流程监管,从单项监管转向综合协同监管,从主要运用人力手段转向人力和信息等多种手段监管,从临时性随意性的监管转向机制性长效性的监管。

由此,为了配合这一改革,各地将探索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信用评价、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等信用管理制度。

责任编辑:胡妍 主编:陈岩鹏


  • 文章

    1399

  • 浏览

    8572

  • 获赞

    22

赞一个、收藏了!

分享给朋友看看这篇文章

相关标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