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春叶”点缀鲜活年味

2025-01-24 14:32:39admin

新华社兰州2月6日电 题:一纸“春叶”点缀鲜活年味

新华社记者何问、春叶任延昕

屋外风搅急雪,纸点缀鲜屋内炉火通红。活年

74岁的春叶刘胜余拿着纸锉刀和小木槌,在一摞宣纸上依次凿打出镂空的纸点缀鲜花朵、铜钱和吉祥话语。活年儿子刘斌戴着指套,春叶用细杆毛笔为形状各异的纸点缀鲜宣纸逐层染上颜色……屋里满是叮当敲打和罐罐茶在炉火上滚沸的咕噜声。

龙年春节脚步临近,活年刘胜余父子俩花费近10个月制作的春叶春叶和遮面迎来销售季。在春节前张贴春叶和遮面是纸点缀鲜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的独特民俗,春叶和遮面也是活年当地必不可少的年货之一。

刘斌在家中整理制作完成的春叶春叶和遮面(1月31日摄)。新华社记者 任延昕 摄

春叶和遮面是纸点缀鲜甘肃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通渭剪纸中的一类古老艺术品种。通渭县文化底蕴深厚,活年有“中国书画艺术之乡”的美誉,很多通渭人都能写会画善巧剪。

春叶,又称挂钱,其传统纹样为三种古钱相连构成,颜色多为红黄绿三种。遮面比春叶大,图案多样,常见的有牡丹、莲花、菊花等。每年农历腊月三十,通渭人会将春叶和遮面贴在房檐椽头、门框、窗框等高处,期盼来年吉祥、健康、丰收。

这是贴在房檐下的春叶(1月31日摄)。新华社记者 任延昕 摄

“西北冬景萧瑟,五颜六色的春叶和遮面就像花草树木,不管多旧的农家房院,只要贴上春叶和遮面,就有了过年的气氛。”刘胜余说,在通渭,家家户户过年时都会贴这种剪纸。

刘胜余的父辈依靠春叶和遮面的制作技艺养活了一大家人。“我们村里地少,过去一年到头收获的粮食不够吃,父亲只能逼着自己去学门手艺。”刘胜余说。

此后每逢春节前,刘胜余家里总是熙熙攘攘,人们慕名而来,只为采购他父亲制作的春叶和遮面。耳濡目染下,刘胜余也逐渐喜欢上这门技艺,并继承了父亲的衣钵。

刘胜余在家中制作春叶(1月31日摄)。新华社记者 任延昕 摄

折纸、钉纸、绘图、錾纸、加黄、染色……制作春叶和遮面的过程全是手工活,流程繁复,仅用于雕刻不同花纹的纸锉刀就有60多种。虽然每年只有春节前夕售卖,但刘胜余父子俩从五月份就要开始制作。

染色作为最后的重要步骤,最考验匠人的耐心。颜色要一种一种轮流染,每涂一下,还要用手指头摁一下,把颜色挤干,以免串色。直到一种颜色将一摞共80张宣纸渗到底、干透后,才能开始下一个颜色。

即使过程繁琐,刘胜余始终坚持要一步步做踏实。“农民一年忙到头,就盼着能坐在炕上吃一碗热腾腾的臊子面,望着房梁下风中摇曳的彩色宣纸,我们好好做才能对得起大家。”他说。

刘斌在展示写有“福”字的遮面(1月31日摄)。新华社记者 任延昕 摄

父子俩共同坚守匠心,也在传承中不忘创新,他们不仅每年翻新图案和颜色,还会为有需求的客户“私人订制”祝福语和图案。

“如今生活条件更好,大家都搬进了楼房居住,春叶、遮面的需求量不及从前。但春节张贴春叶和遮面的习俗依然保留,更像是保留了人们对传统年俗的记忆和对春节的情感寄托。”刘斌说。

  • 文章

    42198

  • 浏览

    593

  • 获赞

    6

赞一个、收藏了!

分享给朋友看看这篇文章

相关标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