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快速扩张时期已基本结束,城市规划面临“高考”

2025-01-25 01:46:44admin

摘要:“我们的高考城市快速扩张的时期已经基本结束,前30年给我们留下的城市新增的城市空间的形态基本上已经在短期内难以改变,接下来我们面对更多的快速扩张任务在于城市空间的存量以及空间品质方面提升的任务需求。”6月6日,时期束城市规清华同衡设计规划研究院院长袁昕在第五届清华同衡学术周“城市·设计·管控”专场上表示。已基

城市快速扩张时期已基本结束,划面城市规划面临“高考”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晓慧 北京报道

6月高考的高考日子,我国的城市城市规划同样在面临着“高考”。

“我们的快速扩张城市快速扩张的时期已经基本结束,前30年给我们留下的时期束城市规新增的城市空间的形态基本上已经在短期内难以改变,接下来我们面对更多的已基任务在于城市空间的存量以及空间品质方面提升的任务需求。”6月6日,本结清华同衡设计规划研究院院长袁昕在第五届清华同衡学术周“城市·设计·管控”专场上表示,划面目前正值高考时期,高考去年开始的北京通州副中心城市设计工作可以说也是一次规划行业的高考,国内和国际上很多顶尖的机构都参与了,这个成果最终也会对通州副中心的建设和管理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面对新的规划、建设、管理的需求,面对城市设计工作的广泛推进,如何开展有效的城市设计?如何通过城市设计提升传统的管控体系,形成新的规划、建设、管理的统筹?这些问题还有待于探索。

城市管控延伸至精细化

不以实施为目的的城市设计就是耍流氓,同样,脱离了管控体系,那所有的城市设计也是耍流氓。

“其实,做工程的人都很清楚任何工程类的项目在开工建设之前是必须要先完成从方案到扩初,到施工图的阶段。但是我们在很多城市建设的过程当中,长期以来基本上还是停留在总规先来策划,详规附完指标,很多地方就直接进入到实施的层面。这种情况下,控规就成了城市规划建设管控的唯一工具,显然这样的管控难以达到工程级的精度,虽然我们一直有规划、有管控,但是我们的城市建设还存在着很多这样那样问题。”袁昕称。

面对这样一些需求,如何让我们的城市规划能够具有工程级的精度,以及在管控上能够具有更强大的能力,显然城市设计作用的意义就在于此。这不仅是城市规划在空间刻画上的深度要求,更是城市管控延伸到精细化的有效手段。

“城市设计现在做的越来越多,在规划管控上对于信息化有一个很大的需求。从规划发展来讲,城市设计并没有纳入系统的建设中间去。实际上,现在城市设计的成果越来越多,如何管理,如何应用,方案很多。但不是说成果做完了锁在柜子就可以了。在审批或后续的规划实施当中如何用它,如果仅仅拿图纸就太Low了。”北京伟景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梁向春表示,规划管理中现在精细化的管控需求要求越来越高,从这个角度来讲,把城市设计、精细化的管控要素嵌入到系统中来,对规划实施管理是非常非常重要和必要的,那么,信息技术特别是三维技术的发展,是城市设计信息化非常强有力的支撑,包括BIM、CIM的技术支撑。

拓展开来,城市设计本身的内容也存在成果校核问题,不管是空间还是规划指标,校核完了以后就是成果入库,传统的成果入库只是把规划成果输入到两边的系统里去,但是,在梁向春的管理体系里增加了三维的规划成果的内容,这个三维的规划成果内容不仅仅是效果图,而是一种管控的空间或指标管控的体系,他们把它叫做管控盒子。后面是规划审批和批后管理监督,最后是现状运行。

实际上,从信息化的角度、规划编制的成果、入库以后经过校核的成果入库以后,结合城市现状就是规划评估的过程,这个评估就是整个城市管控的反复的迭代。

高质量规划助力新城镇化

在城镇化的推动下,我国城市普遍经历了空间快速拓展的历程,其间相伴而生的社会和环境等问题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

据统计,目前,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接近55%,相比改革开放之初不足20%的城镇化率,有了巨大进步。国际经验表明,城镇化率在30%到70%之间是城市快速发展阶段。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预测,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0%左右,意味着更多农村人口会进入城市,未来的城市工作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无疑更加重要。

随着中国新型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城镇再造、产业重构是摆在面前的一道坎,新一轮产业转移大潮下,面临巨大转型压力,亟须用文化创意、高新技术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成为实现新城镇化的重要部分。

“我国的城镇化超过了50%拐点以后,传统单一的增长模式要向多元复合的增长模式转变,而这种复合增长就要求我们随着整体价值观发展的转变,城镇空间的发展也要求由原有的粗放发展模式转向以在有限的空间资源上实现更高质量的城镇化,这不仅要承载经济增长,还要承载生态宜居、公共服务的公平共享、历史人文的传承发展,各个多元价值的综合诉求。”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详细规划研究中心主任恽爽表示,这样就要求我们整个的规划理念和方法有一个转变。

仔细审视城市管理出现的新需求和新问题,恽爽团队通过调研发现,现在信息化解决的可能更多的是规划体系内部的一些问题,但是规划、建设、管理之间的相互衔接还是比较弱,就是规、建、管全链条的衔接比较弱,同时,上位规划确定的核心理念、目标和管控标准,层层传递的有效性并不是特别强,以至于后续的规划实施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偏差。所以这就要求从管理的需求出发,真正的实现有效贯穿规、建、管全过程的管理要素贯通。

责任编辑:李明徽;主编:公培佳


  • 文章

    7

  • 浏览

    71

  • 获赞

    252

赞一个、收藏了!

分享给朋友看看这篇文章

相关标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