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官员:社会融资总量将成调控中间目标

2025-01-25 06:54:33admin

摘要:央行官员:社会融资总量将成调控中间目标

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17日撰文指出,央行当前金融调控需要确定更为合适的融资统计监测指标和宏观调控中间目标。社会融资总量与主要经济指标相关性显著优于新增人民币贷款,总量中间可以根据GDP和CPI等指标推算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将成相应社会融资总量,形成社会融资总量的调控有效调控体系。

文章公布了2002年以来的目标社会融资总量结构情况。统计显示,央行2010年我国社会融资总量为14.27万亿元。融资

盛松成称,总量中间社会融资总量是将成全面反映金融与经济关系,以及金融对实体经济资金支持的调控总量指标。社会融资总量是目标指一定时期内(每月、每季或每年)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央行全部资金总额。具体统计口径包括人民币各项贷款、融资外币各项贷款、总量中间委托贷款、信托贷款、银行承兑汇票、企业债券、非金融企业股票、保险公司赔偿、保险公司投资性房地产及其他。

社会融资总量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金融机构通过资金运用对实体经济提供的全部资金支持,即金融机构资产的综合运用,主要包括人民币各项贷款、外币各项贷款、信托贷款、委托贷款、金融机构持有的企业债券、非金融企业股票、保险公司的赔偿和投资性房地产等。二是实体经济利用规范的金融工具、在正规金融市场、通过金融机构服务所获得的直接融资,主要包括银行承兑汇票、非金融企业股票筹资及企业债的净发行等。三是其他融资,主要包括小额贷款公司贷款、贷款公司贷款、产业基金投资等。

他表示,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和金融创新深化,实体经济还会增加新的融资渠道,如私募股权基金、对冲基金等。未来条件成熟,可将其计入社会融资总量。

他指出,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金融业发生巨大变化,金融市场和产品不断创新,直接融资比例逐步加大,非银行金融机构作用明显增强,金融调控面临新的环境和要求,迫切需要确定更为合适的统计监测指标和宏观调控中间目标。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保持物价稳定和维持国际收支平衡。为了实现这一最终目标,一般都要根据一个国家的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中间目标。较长时期以来,我国货币政策重点监测、分析的指标和调控中间目标是M2和新增人民币贷款。在某些年份,新增人民币贷款甚至比M2受到更多关注。然而由于新增人民币贷款已不能准确反映实体经济的融资总量,因此只有将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非银行金融机构提供的资金和直接融资都纳入统计范畴,才能完整、全面监测和分析整体社会融资状况,也才能从根本上避免因过度关注贷款规模而形成的“按下葫芦浮起瓢”的现象。

他表示,衡量一个指标能否作为调控的中间目标,有两个重要标准,一是它与最终目标的关联性,二是它的可调控性。实证分析表明,与新增人民币贷款相比,社会融资总量与主要经济指标相互关系更紧密。我国社会融资总量与GDP、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CPI的关系更紧密,相关性显著优于新增人民币贷款。

  • 文章

    163

  • 浏览

    53

  • 获赞

    86

赞一个、收藏了!

分享给朋友看看这篇文章

相关标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