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范志大厝:藏于泉州闹市中心的名医古厝

2025-01-25 03:48:47admin

原标题:老范志大厝:藏于闹市中心的老范名医古厝

海峡网3月23日讯 (泉州网记者 周湖健 赖小玲 胡彦明 实习生 李淳淳)一提起 “老范志神粬”,对于不少老泉州人,志大州闹应该并不陌生。厝藏

清朝时期,于泉名医吴亦飞秘制了后来闻名于世的市中“老范志神粬”。这是名医一副具有疏风解表,能治疗感冒、古厝风寒暑湿、老范中暑腹痛、志大州闹呕吐泄泻等病症的厝藏药,被医药界公认为世界有效成药,于泉还曾是市中清廷的贡品。几百年过去了,名医如今,古厝老范志万应神曲仍驰名全国,老范远销东南亚各地。老范志大厝就是吴亦飞的古宅第。

作为泉州“古城双修”之“七个一工程”中的一部分,老范志大厝——这座低调藏于市中心的百年老厝,再度进入了市民朋友的眼界。

老范志大厝:藏于泉州闹市中心的名医古厝

桂坛巷南向的范志巷,闽南特色的砌墙,出砖入石。 (王柏峰 摄)

老范志大厝:藏于泉州闹市中心的名医古厝

李赐寿老先生

邻里和睦互助传百年

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记者穿过一条出砖入石砌墙的小巷,走进了这座近300年历史的古大厝。

老范志大厝位于桂坛巷,紧邻着九一街和南俊路这两条市区主干道,却让来访者有着闯入一番新天地的错觉。

人们常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但走到这里,你会发现,熟悉的地方不是没有风景,而是我们常常忽略风景。走到这里,你才知道,原来,这里风景独具,这里藏着几许你不曾了解的人或物。

整座老范志大厝由三座五进三开间的大庭院组成,各庭院格局几乎完全相同。各院落之间以防火墙相隔,侧面墙设门,与各院落相连通。大庭院两侧均建有护厝两排,组成一栋规模宏大,且富有层次和建筑结构特色的大型宅院。

老范志大厝:藏于泉州闹市中心的名医古厝

老范志吴家大宅外观

老范志大厝:藏于泉州闹市中心的名医古厝

老范志吴家大宅外观

“这份资料给你们,你们可以先大概了解下。”才刚刚走进大厝庭院,住在这里的李赐寿老先生便慢条斯理地从衣服口袋里拿出了一份打印的文稿递给记者。看来对于记者的到来,他并不感到意外。

“其实,这栋古大厝经常都会有来访者走进来询问,而我已经和他们解说过无数次了。”李赐寿先生笑着说。后来,考虑到自己年岁已大,怕说得不够全面,他索性用心地将资料收集好,又特地让人复印了几份,随时带在身上,遇到有缘的访客,便会赠与他一份,也算是对这栋大厝历史的保留和传播尽一份力了。

今年89岁的李老先生是吴家的第八代女婿,曾是泉州棉塑厂的副主任。对于这座生活了60多年的古厝,他充满了感情。“我这个房子已经修了两次。就在前些年,我的孙女还拿了十来万帮我修这房子。”老人家喜欢住在这里,因而也舍得花钱在修缮房子上。“这里的居民,都和睦团结,有什么需要的会互相帮忙。要是遇上下雨天,谁晒在天井的衣服忘记收了,其他人就会帮忙。”虽然大厝里住了这么多人,但和睦的邻里关系,却一直保持着。

“每逢清明节的时候,这里的居民还会自发地凑在一起包润饼菜,可热闹了!要是有不相识的人进来参观,我们也会主动邀请他们一起来品尝。”李老先生说。住在李赐寿后一落的汪阿婆,今年85岁了。据她介绍,她自从出嫁之后,就一直住在这里,如今这一住也已经是60多年了。记者来访的时候,她正在洗衣服。但见她身手灵活,一点儿也看不出已是花甲之年。见我们到来,她热情打招呼,让我们到她屋里坐坐喝杯茶。她告诉记者,她特别喜欢住在古厝里的那份悠闲与宁静。

老范志大厝:藏于泉州闹市中心的名医古厝

老范志吴家大宅外观

老范志大厝:藏于泉州闹市中心的名医古厝

老范志吴家大宅外观

古厝何去何从居民存困惑

近年来,关于老范志大厝的保护和整改的呼声不断。因为古厝年代久远,也存在着不少隐患问题,亟待修缮。“你看这柱子,都被蛀虫咬得千疮,这墙体都脱落了。之前,我还专门两次请人来治过白蚁……还好这里有人住,要不应该已经坍塌了。”84岁的汪阿婆带着记者走进她稍显简陋的房间,一边用手电筒照着房间,一边认真地解说道。

而64岁的吴云声,是吴氏家族的后代,自从出生便一直居住在此地。可以说,对于这唯一的住所,他充满了感情。关于老范志大厝的现状,他也提出了许多自己的困惑:“这是祖业吧,如果不好好修缮好像也过意不去,可是如果要修缮呢,又不能轻易改动。你看,这墙体连接着大厅的柱子、房梁,要是一动的话,这些都要拆下来,不好整啊!”再者,他认为现在自家古厝有一个最大的不方便之处就是依然保持了传统闽南老房子的结构布局。房子里没有独立的卫生间,平时如果要用洗手间,都得特意跑到外面去。“而如果要设置一个洗手间的话,我们这个位置的地下不好排水,因为老房子的构造问题也是历史的遗留问题。”言语中,吴云声充满无奈。

在走访中记者发现,如今的老范志大厝的居民,主要都以老年人为主。一位老居民和记者说起了其中的原因:如今的年轻人,在成家立业后,要是经济条件还可以,通常都会选择搬出去住现代化的房子。而老一辈则是因为早就住惯了这样的房子,因此才一直住了下来。未来老范志大厝的居民,是不是会越来越少?这一点,真的谁也说不准。

采访结束、我们准备走出老范志大厝的时候,迎面走来了一位蹒跚走路的小孩,或许是看到了陌生人来访,她忽然放声大哭起来。她应该是这栋有着300多年历史的古大厝中最年幼的居民了。而她,是不是古大厝未来的守护者呢?

老范志大厝:藏于泉州闹市中心的名医古厝

俯瞰老范志大厝,古厝规模大,富有层次,由三座五进三大间的大庭院组成,房屋足有百余间。 (王柏峰 航拍)

老范志大厝:藏于泉州闹市中心的名医古厝

老范志吴家大宅老人介绍古厝

古厝拾遗·相关链接:

老范志神曲的传说

关于泉州范志神曲的民间传说有好几种:

一说清朝乾隆二十八年,清兵火烧泉州少林寺,寺内和尚死的死,伤的伤,走的走,其中五梅师太走出少林寺后,躲在泉州城内桂坛土地宫,伪装做乞丐,一身褴褛,就像“玄黄婆”。桂坛巷有一个教书先生叫吴亦飞,家内很穷,这天有一个学生送几块番薯给他,他煮了一鼎番薯汤,恰遇五梅师太来要饭,吴亦飞看她可怜,就将番薯分给她吃。哪知五梅师太是练武功的尼姑,几天没吃,又不敢四处讨,怕被人认出来,肚子饿得咕咕叫,一两块番薯几口就吃完了,还不够填饱肚子,伸手再向吴亦飞讨,吴亦飞又拿给她,她吃了再要,一块又一块,最后索性出手自己拿,将一鼎番薯吃完了。吴亦飞没得吃,自己就饮番薯汤。从此以后,五梅师太若无得吃,就来找吴亦飞讨,吴亦飞从来不曾犹豫,冷糜冷饭、番薯、大麦糊,有什么就给她什么,宁肯自己半饥饱,也让给五梅师太吃,没一次让五梅师太空来,而五梅师太也从来不向吴亦飞说一声“多谢”。一两年过后,风声稍定,少林寺弟子又准备东山再起,到处开武馆教学徒。五梅师太要去找少林寺的门徒,来向吴亦飞辞行,并说明自己真正的身份。吴亦飞又惊又喜。五梅师太就将一张秘方送给吴亦飞。这张处方有一种特殊功效,专治中暑、痢疾,还会调胃健脾、提神醒脑。吴亦飞按照五梅师太的秘方配药,精心研制,制出范志神曲。

老范志大厝:藏于泉州闹市中心的名医古厝

老范志吴家大宅

老范志大厝:藏于泉州闹市中心的名医古厝

老范志吴家大宅

还有一种传说,说是一个浑身生疥疮叫做“臭脚仙”的乞丐来找吴亦飞要饭,吴亦飞不但赏了他,还替他医好一身疥疮,乞丐感恩,就送了神曲秘方给吴亦飞。

其实,吴亦飞是晋江霞梧人,出生在康熙年代,中秀才以后弃文就医。当时泉州有一种药,专治中暑、痢疾、饱胀、消化不良,经过吴亦飞研究改进,在雍正十一年研制成功,药名叫做“神曲”。吴亦飞是在乾隆十七年才从晋江霞梧迁人泉州城内的,先在通天宫口开一间药店,店名叫承志,后来迁到桂坛开店,店名改“范志”,是取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意。

乾隆二十二年,泉州打锡巷考棚有一个京城来的考官,水土不服生病,泉州城出名医生请了个遍,医不好,吃了“范志神曲”即刻就好。考官认为“范志神曲”是好东西,就带上京城。刚好皇后得病,太医医不好,考官就将“范志神曲”进献,果然药到病除,皇上赐范志店一块“恩褒奖凭”的红彩,“范志神曲”就天下出名了。

  • 文章

    88879

  • 浏览

    2496

  • 获赞

    18

赞一个、收藏了!

分享给朋友看看这篇文章

相关标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