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都市圈的生态环境问题怎么解决?

2025-01-25 02:18:03admin

国家发改委近日发布的现代《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鼓励城市之间“建群”。化都

城市“建群”后,市圈老百姓关心是态环题解否有更加宽松的落户通道,便捷的境问决公共医疗体系,更加畅通的现代都市圈交通体验,这都是化都不可缺少的宜居体验。但是市圈“宜居”指标中,还有一个硬指标更重要,态环题解那就是境问决生态环境。

如果没有相配套的现代生态治理和生态保护举措,困扰人们的化都大气、水等各项污染仍然得不到有效治理,市圈蓝的态环题解天,清的境问决水,都将是奢望,而这将直接影响生活在现代化都市圈老百姓的幸福指数。

在《意见》中,如何进行环境治理,也有专门的篇章。

《意见》指出,以推动都市圈生态环境协同共治、源头防治为重点,强化生态网络共建和环境联防联治,在一体化发展中实现生态环境质量同步提升,共建美丽都市圈。

最近几年,省际之间的生态衔接存在一些问题。以长江为例,流经青海、四川、西藏、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多个省市,长江上游地区,干支流纵横,山高坡陡,局部地区土地过度开垦和森林过度砍伐,极易导致严重的自然灾害,对国土资源造成破坏,给城市、乡村人居环境带来危险。

跨行政区生态治理显得格外重要。

《意见》指出,现代化都市圈要构建绿色生态网络,严格保护跨行政区重要生态空间,加强中心城市生态用地维护与建设,编制实施都市圈生态环境管控方案,联合实施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加强区域生态廊道、绿道衔接,促进林地绿地湿地建设、河湖水系疏浚和都市圈生态环境修复。

其次要推动环境联防联治。以都市圈为单元制定城市空气质量达标时间表,强化工业源、移动源和生活源排放污染治理,实现核发机动车注册登记环保标准互认与车用燃料标准统一。加快消除都市圈内劣Ⅴ类水质断面。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基本完成存量生活垃圾场治理任务。鼓励既有建筑节能化改造,城镇新建建筑100%落实强制性节能标准。将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管理要求纳入城市规划和供地管理。

另外建立生态环境协同共治机制。加快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一体化建设,协商建立都市圈大气污染、流域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综合防治和利益协调机制。探索生态保护性开发模式,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

2018年8月底,淮河流域遭遇强降雨后上游开闸泄洪,结果雨水裹挟污水汇入洪泽湖造成大量鱼蟹死亡,当地养殖户损失惨重。跨省环境污染再次敲响警钟,必须要有治污的全局观念,建立刚性约束机制,切实保护水域生态安全。

跨省河流污染责任划分不清晰、上下游沟通协调机制不畅、赔偿责任难认定等问题不仅发生在淮河流域,作为中国水资源最丰富的长江流域同样面临跨省治理难题。

而现代化都市圈将推动区域之间的环境共保共治。

  • 文章

    18

  • 浏览

    212

  • 获赞

    2843

赞一个、收藏了!

分享给朋友看看这篇文章

相关标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