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光伏业两手应对挑战 纷纷缩减欧洲市场

2025-01-28 01:15:08admin

建材网】尽管中欧之间的国内光伏光伏谈判仍存变数,数家光伏企业近日陆续公布的业两一季度报则显示了一丝复苏之态。晶科能源日前发布的对挑一季报显示,公司光伏产品出货量为338.6兆瓦,战纷洲市环比增长12.2%,纷缩营收11.6亿元人民币,减欧同比增长9.7%。国内光伏而在此之前,业两晶澳太阳能2013年靠前季度毛利润转正并达到了6%,对挑昱辉、战纷洲市英利、纷缩天合等企业开工率也均达到9成……

“敏感的减欧企业,2009年左右就主动开始变化。国内光伏迟钝的业两,去年美国光伏‘双反’(反倾销、对挑反补贴)结果出来后也开始调整。”晶科能源品牌部总监钱晶告诉记者,为应对愈发频繁的国际贸易纠纷,特别是近期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双反”战,积极开拓国内市场、海外建厂绕开贸易壁垒并降低成本,已成为国内众多光伏企业应对挑战的“新两手”。

应对:纷纷缩减欧洲市场

“我们今夏生产的产品已经被订购一空。”晶科首席营销负责人在一季度电话会议中表现得自信满满。晶科能源日前发布的一季报,的确也给处在风口浪尖的中国光伏业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一季度实现营收11.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7%;毛利率为12.7%,上季度为3.8%……这背后的原因是,晶科早在去年底就定下计划,要对欧洲市场进行紧缩、开拓新市场。

数据显示,预计欧洲市场今年将占2013年晶科全部出货量的20%以下,公司重心相应将转移至亚洲,特别是日本。其中一季度销往印度、日本和泰国的产品达到100兆瓦,占到了总出货量的35%。

而缩减欧洲市场、开拓东南亚等新兴市场也被列入了其他不少企业的计划。“去年我们产品输往欧洲市场的占比是63%,今年在40%左右。”尽管欧洲仍是公司较主要的销售地,英利绿色能源公共关系部负责人王志新告诉记者,收缩欧洲市场成为眼前的必然选择。

同时,另一项规避“双反”贸易壁垒的手段也摆到了各家面前——海外建厂。阿特斯一季报显示对欧洲的出货量约占20%,同比减少三分之一。而今年3月以来,阿特斯就开始从加拿大的组件装配厂向欧盟提供组件,但数量仍然比较少。

而在晶科的工程进程表上,南美工厂已经建好,东南亚正被列入建厂考虑,由于中国劳动力成本的逐渐增加,海外建厂成为必须走出的一步,这同时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绕开欧美对中国光伏产品设置的贸易壁垒。

出击:努力开拓国内市场

本月底,对国内光伏行业将是个“惊心动魄”的日子。财政部日前发出文件,要求对2009年至2011年“金太阳”项目中已完工且并网的项目按补贴标准清算,而对未及时完工或发电的项目则取消示范,收回预拨资金。审核较后期限则为6月30日。

“目前我们的项目还在建设中,力争在月底前达标。”王志新告诉记者,2009年国内启动“金太阳工程”时,英利中标全部273兆瓦的70%。不过“金太阳”的谢幕并不意味着光伏产业在国内已是夕阳产业。恰恰相反,不少企业都在国内找到了新的机遇——分布式发电。

例如,在河北保定,英利已经成立了专门的分布式电力公司,为国内居民提供一站式服务。“从前期的程序申报,到设计、安装、维护,我们能让居民自主在屋顶上装上太阳能发电设备。”王志新介绍,目前保定、石家庄等地的靠前套居民分布式发电设备都是由英利完成的。

“过去,我们依赖国外的多晶硅原料,产品也多是出口,形成了‘两头在外’的局面。”钱晶表示,努力拓展国内市场的全产业链,成为业内的共识。

专家:多管齐下发展光伏业

面对国内光伏企业开展的系列自救举措,清华大学经济外交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政策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何茂春对记者说,光伏企业需要跳出“贸易战”的圈子,追求产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单纯为了绕开贸易壁垒而在海外建厂并不划算。”何茂春表示,中国企业难以通过海外建厂的方式,在短时间内绕过欧盟对华光伏“双反”的贸易壁垒。成本、水土不服等因素,都会让企业陷入更加严重的产能过剩和资金流困难。

何茂春认为,应该多管齐下发展光伏产业,比如,开拓新兴市场、完善产业链布局将是国内光伏行业需要在很长时间内逐步实现的。“同时我们也并不是要放弃欧美市场,而是要对这类市场重新进行彻底调研后和贸易伙伴达成双赢”。

如今不少光伏企业都将目光投向国内,何茂春提醒,开拓国内市场需要全社会来推广使用太阳能这一新能源,要警惕出现产能过剩现象。

 

  • 文章

    2

  • 浏览

    831

  • 获赞

    53

赞一个、收藏了!

分享给朋友看看这篇文章

相关标签

热门推荐